个人近况 (-2022.11)

前言

现在是 2022 年 11 月 29 日夜间 23 时 10 分 40 秒,身着米黄色睡裙

挣扎了许久,我还是考虑写一下至今(2022 年 11 月底)的一些个人近况。时间跨度未知,纯粹看我的记忆最远能触及到何处。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一个公开的平台上对自己最近的一些行为的总结。可能会有对未来的展望。这个看我的时间安排如何。

当然,这篇文字得以诞生,某种程度上也受到某个网站的激励(因为我暂时无法决定是否需要公开,故暂时隐去具体的地址)。同时,可能读者——也就是——会发现这篇文章的风格和之前迥然不同。关于这篇文字创作的契机、那个“某个网站”以及本文展现出此种样貌的原因,将会在后文中提及。

全文可能较长,尤其是面面俱到地说的情况下。我尽可能把握好详略。

学习

学生自然是要学习的。当然进了高校之后,学什么就不是别人(甚至是自己能控制的了)。

常规课业

这里说的“常规课业”,主要指的是我所在学校为我所在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学科。除了数学等基础课、专业课之外,还包括文社科之类。

嗯……说实话,真的不太妙。

计入绩点并参与专业排名的文社科只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个。文社科我反而没那么担心。虽然比不过一些 95 分上下的卷王,但考试前多翻翻书,(如果可以的话)熟悉一下历年的卷子,想拿个 70 多分倒也没那么难。(至于年轻的女老师很可爱让我没法大摆特摆这件事还是不提了。)

所以,现在最岌岌可危、极其容易喜提挂科的科目,反而是专业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当然这门课本身也就不算容易学。不过最重要的是,我对于我现在身处的专业实在没什么兴趣。虽说计算机科学领域在本科阶段非科班也有机会超越科班水平,某种程度上我也可以在这一方面和科班的比一比。但不管怎么说,非科班的压力就在于,我必须要面对许多门我本身可能不必要学习的课程。如果同时有一些保研、出国的计划,这些课程也需要获得一定的分数,而不能仅限于勉强通过。所以,我还必须要花费一定的精力以维持自己的分数——每当这个时候,我不免想感慨自己的高考志愿是否合适。当然,这又有什么用呢?一般想到这一步就会乖乖继续去学习去了。

然而,正如我上面所说,这门课已经不是单纯的低分了,而是到了难以及格的地步。问有没有认真学,那我肯定只能遗憾地表示否定。所以,这说到底还是一种咎由自取。

剩下两门数学,一个是概率论,一个是复变函数。数学科目我还是有较大的把握的,至于最后考试分数如何,这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考试状态”,从小学开始提及,一直贯穿到人生的最后一门考试。这个概念有时太过抽象,反而让人(尤其是我)难以探明其究竟,以至于大学以来的考试跟抽奖差不多,抽到啥结果就是啥。

马上临近期末,考试月也来临了。希望最好能有个稍微好看点的结果吧。

计算机科学

嗯,那我不学专业要求的科目,去学什么了呢?

虽然我特别想去研究计算机科学这一块,但说实话我还真的没怎么学。现在回过头来看,大概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当下常规课业的压力加大,以及个人各种事务的增多以及心态的转变之类,我一度无暇顾及对其的探究。另一个原因是,我进错“赛道”了。我中途跑去研究机器学习的一些具体项目,甚至还试图加入了一个研究组(虽然目前还没有什么具体的进度,毕竟能力尚不足)。实际上利用机器学习的各种模型和算法之类来完成一些高位的具体需求,和偏数学、偏底层的计算机科学甚至可以说是两个世界的研究方向了。我承认像操作系统、编译器那些知识对我来说还有些难度。不过,所幸之前受本部一位学长的指点,加上个人的一些思考,我认为我应该还是更喜欢后者。所以我现在正在抽一点时间从著名的 CMU CS15213: CSAPP 开始看起。之后可能是直接跳到 MIT 6.S081: Operating System Engineering

机器学习

如同上面一节所说,跟了一个研究组。现在某种程度上还处在“选题”的阶段,所以也没什么好说的。

(我现在还在拿笔记本电脑的 CPU 跑项目……)

女装和跨性别

本来这一块的内容应该单独在一个系列的文章中说的,不过考虑到这也属于“近况”的一部分,以及我现在实在是分身乏术,无力再撰写一个完整的系列,故会在这里提及一下。

我最早的女装尝试已不可考。大规模的女装尝试则是于去年(2021 年)十一国庆假期期间开始——具体来说,开始于高中同学寄来第一套女仆装的那一天。经过一番努力和多种尝试,我现在现存的各类女装大约有 20 套左右,而 RLE(Real-life experience)的程度则从最开始的躲在教学楼厕所到如今自然地穿着裙子在宿舍和楼梯道内活动。

从女装购买的类型偏好来看,现在主要偏向于日常类的裙子一类。个人认为这是一种观念上的好的转变。不过考虑到现在头晕头痛,还是按下不表为好(什么鬼)。

性别认同

有记录的首次知晓“药娘”这一概念的日期是 2022 年 3 月 15 日,有记录的首次查询“跨性别维基百科词条则是在同年 7 月上旬。

必须要承认的是,我的过去并没有与我认识的跨性别女性幼年期所拥有的性别烦躁类似的经历——当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她们苦恼于与出生性别的固有形象不符而遭受的歧视时,我似乎按部就班地遵从父母和老师的教导顺利度过了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所以早先有的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思考:我现在认定的性别认同(女性)与应当(即排除了种种心理上的“错觉”之后的判断)的性别认同(即与出生性别相同的男性)是否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写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感觉很不和谐的,因为这仿佛都不在说人话。我当下认同自己的性别应该是女性,那从何处冒出来一个“应当”的性别认同?所幸,现在我已经几乎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了。随着今年剩余的天数一点点减少,我对另一方向的性别的认同感有增无减。至少,上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性心理所产生的矛盾应该是化解了。

考虑性别转变的过程中,我的一些行为习惯和某些心理状态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在外貌上有一些比较明显的尝试,例如:开始蓄长发(以前的头发真的太短了,也压根整不出什么发型来,当然这也是父母在我没什么特殊偏好下给出的 fallback)、开始用梳子(超级短的头发自然也用不上什么梳子了)、向别的跨性别女性咨询洗浴用品的款式、购买护肤品之类。至于其他的变化,如果有时间的话,就在新的系列专栏中再见吧。

Ta

Ta,代指某一个人。

我和 Ta 在一个网站上第一次相遇。

Ta 带给了我很多,未曾有过的体验。

因为 Ta,我开始做出一些改变。

我不会在这里写 Ta。

但是我希望 Ta 能看到。

心理状态

我的心理状态,现在,很不好。很不好

当然,我认为“很不好”,也不一定是真的“很不好”——在我父母看来,大概如此。我知道处于抑郁状态不代表患抑郁症,处于焦虑状态不代表患焦虑症,云云,类似于随机事件 $A$ 满足 $P(A)=1$ 不代表它是整个样本空间一样。但是,我自认为,我现在的心理状态肯定没有以前——甚至是一个月前——要好。

曾经的我被父母和老师认定是心态很好的人,而如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其转变的原因,我至今未能探明。现在的结果是,我比以往更容易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之前还因为这些事情“被”辅导员谈过——当然是以心理疏导的名义,辅导员并没有对我施压之类。最近学校要求全校同学集体填写的心理测评量表中,一些测评项我给出了较为负面的回答,而那时我的心理状态其实还没到那么糟糕的程度。事实上我在当天晚上遇到一些事情,陷入“emo”的漩涡后,我立刻有了修改量表结果的冲动——不过我毕竟本性还是懒人,实在不想重新填写那几十道题目,就让它过去吧。

我的心路历程是可以作为近一个月来解释我的诸多行为、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的。同样的,因为时间和精力的原因,我无法在这里展开详谈。如果这个系列(“个人近况”以及其他相关的文章)不会终止于本篇文字的话,我大概可以以这个话题继续在这个系列中创作。

关于本文

前面写了这么多,现在才开始写本文的“关于页”(About page),确实有些奇怪。不过因为我到了晚上就容易神智不清,请各位多多谅解。

这个博客原本是主要注重技术的。受到早期个人固有性格的影响,我甚至连早期技术类博文的文风都尽可能控制成 Wiki 风格。不过,可能是因为考虑跨性别之类的缘故,或是诸位脑补出的一些契机,从而使我意识到了自己更多元的样子,现在我想要走出“冰冷机械”(可能有人会反驳,不过我现在没什么力气去争论)的技术的世界,去尝试用自己的双手描述自己,以一种更加自然的风格。原来还需要写的,是真正的——也就是本站的“关于页”。不过我觉得这一页需要更加审慎地去写,因此就暂时延后,而将本文提到最重要的日程上。

我有的时候自嘲自己是没什么能力、不可靠的工具人,对人际关系什么的几乎都不在意,只会摆弄自己手头的 tech works。不过呢,我认为,我现在的心态应该是变了。我愿意去拥抱跟原先不一样的生活,不论怎么说,这都是一种巨大的、可喜可贺的进步。

展望

从上面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狭义上对于本站未来的计划,我自然是会分出一部分写博客的时间来写写更偏向人文社科方面的内容,不仅仅是个人近况,包括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之类评价类的文字也可能会考虑收纳其中。而对于我在生活上后续的安排——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走一步算一步。当然,就我目前的性别认同的状态,以及心理上的种种思绪,我可能会安排精神科或心理科的咨询。其他的,到时候再说吧。

对于本站技术上的改变,我可能会考虑修复本主题的 bugs,以及对本博客增添一些功能性页面(关于页,之类)和评论区功能。

那么,让我们在下一篇博文中再见吧。

敬请期待。

Posted on

2022-11-29

Updated on

2022-11-29

Licensed under

Comments